企研行参加2024中国ESG大会

12月16日,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指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电子商会联合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ESG大会2024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ESG与新质生产力

本届大会以“ESG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和管理者,围绕ESG生态建设、ESG实践、ESG投资、企业ESG披露、新能源汽车行业ESG、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ESG、新能源行业ESG等议题开展深入探讨。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计亮、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 宁、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等领导出席大会。

ESG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进行了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把脉定向。

“ESG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说,ESG理念与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高度契合,ESG通过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实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制度体系保障。ESG理念强调环境友好、社会责任和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与新质生产力追求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相契合,ESG主张企业探索新型可持续增长路径、获取长期可持续回报的思想与新质生产力关于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目标有共通之处。ESG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工具,也是市场和制度创新,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

尚福林认为,ESG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着力点、“共富”着力点和“创新”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绿色生产力,将生产力的生态化和生态化的生产力统一起来。ESG通过环境议题,以绿色为着力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共富生产力,将“取之于民”的技术手段和“用之于民”的美好生活统一起来。ESG通过社会议题,以共富为着力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创新生产力,将技术、业态层面的创新与管理、制度层面的创新统一起来。ESG通过治理议题,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ESG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目的高度契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ESG则是衡量、评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说,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ESG实践可以发挥重大作用:通过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升经营效益和质量,从源头上规避法律风险,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效率,实现绿色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通过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筑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体系,提高透明度和诚信度,保障股东权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陈存根认为,ESG体系从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科学涵盖、完美契合、精准度量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具体要求和质量水平,成为衡量、评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是全世界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的评价企业经营行为和质量效益的标准。由于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科学性,正在成为广大企业国际市场准入的通行证,企业品牌的竞争力,企业投资的指向标,企业供应链的稳定器,企业法律风险的护身符,企业节约成本的基本功,而这些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ESG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唱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主旋律。”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说,中国企联发布的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迈上新台阶,突破了110万亿元大关。相当一批中国大企业重视ESG标准的实施,认真发布ESG报告。与此同时,以专精特新为特征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逐渐成型,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践行ESG的重要力量。符合新质生产力特征的企业群体与开展ESG活动的企业群体高度重合,不仅重塑着制造业增长格局,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北京市绿色发展产业促进会名誉会长刘兆彬认为,ESG做为一项管理工具,把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有机结合为一体,对内全面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与经济免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外树立企业形象,增强社会信任,增强合规管理、风险管理,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积极推动ESG高质量发展

与会嘉宾认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ESG发展稳步推进,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企业实践加速向前,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计亮说,推动ESG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实践。北京印发了《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各部门、专业机构、有关企业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取得较好成效。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今年10月,在京A股和H股上市公司(A、H股两地上市公司剔重后共计655家)ESG报告披露率达到65.5%,比2023年提高8.4个百分点。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区、丰台区等区级实践加速推进。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促进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引导社会各方积极践行ESG理念,在助力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今年印发实施的《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北京ESG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生态体系加快形成,在京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力争达到70%左右”的目标,并作出推动设立北京市ESG学会、协会的部署。

重大成果发布

会上,中共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张强,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伯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尹茂生,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北京银行董事会秘书曹卓共同启动北京环境社会治理协会、ESG综合服务平台,为促进ESG体系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北京环境社会治理协会倡议创立启动

北京市ESG综合服务平台启动

国家标准委环境社会治理(ESG)标准化项目研究组召集人柳学信,发布了研究成果《中国ESG标准化战略》。研究成果认为,ESG国家标准是推进ESG理念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和推广的关键,为ESG深度融入我国经济社会体系提供了工具基础和行动框架。研究中国ESG标准化战略对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助力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国家政策的密集出台提速了国内ESG标准化进程,但一方面多重标准增加了企业ESG引用来源的复杂性,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增强ESG标准的统一性和协同性。越来越多地方政府陆续出台ESG相关的鼓励政策和行动方案,加速国家统一标准体系的形成,对各地政策形成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规范引领显得更加紧迫。以国家整体战略汇聚各方智慧,促进各地区政策的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也显得尤为必要。